本期存在未经科学证实、或者作者主观推测的内容,请仅仅作为神话故事观看
01
“都广之野”堪称是华夏神话中仅次于上古第一神山昆仑丘的神秘之地,与众神之山“帝之下都”的昆仑丘不同,都广之野是一个物产丰富、景色绝美、万物和谐共处的人间天堂。那么问题就来了,都广之野真的曾经存在过吗,这个人间天堂又究竟在什么地方呢?
日中无影
02
上古奇书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中说:
“西南黑水之间,有都广之野,后稷葬焉。爰有膏菽、膏稻、膏黍、膏稷,百谷自生,冬夏播琴。鸾鸟自歌,凤鸟自儛,灵寿实华,草木所聚。爰有百兽,相群爰处。此草也,冬夏不死。”
都广之野在西南的“黑水”流域,是谷神后稷安葬的地方。在那里,豆类、稻谷、黍子和高粱自行生长,无论冬夏都能播种;代表着祥瑞的鸾鸟和凤鸟自在地歌舞,象征着高贵和长寿的灵寿木开花结果、草地和树林也同样生长繁茂;万物和谐共处,生长茂盛的青草无论冬夏都常青而不死。
都广之野,好一个华夏上古神话中最为富饶美好的地方,没有之一。
此外,在都广之野还有一个鼎鼎大名的显赫地标——“建木”。这棵通天的神树不仅被远古的人们认为是天地的中心,而且它还是神话中天帝上下于天地之间的天梯。据说,神奇的建木在中午日头当中的时候,连一点影子都没有;如果站在树下大声地呼叫,声音会马上消失在虚空之中,听不见一点回响;它树干笔直光滑直入云霄,树皮只要轻轻一拉就会像缨带又会像黄蛇一样连绵不断地剥落下来。
建木不仅在《山海经》中多次被提到,后世的《淮南子》、《吕氏春秋》等古籍中也多次记载了建木是“天地之中”、沟通天地人神的天梯。太皞伏羲曾经攀缘建木登天通神,就连黄帝都和建木有过直接联系。那么这个鼎鼎大名的显赫地标以及它所在的都广之野,究竟在什么地方,千余年来让无数人想要揭开它的神秘面纱。
图片
吕氏春秋
言归正传,很多记载建木的古籍中都有两个相同的内容:“天地之中”和“日中无影”。“天地之中”很好理解,而所谓“日中无影”前面也说过了,字面意思是中午日头当中的时候,建木连一点影子都没有。那么什么地方能符合这个条件呢,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。
图片
南北回归线
存在太阳直射点是能实现“日中无影”的硬性条件,所谓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为90度的地点,同时也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。而太阳直射点出现的时间正好就是“日中”正午的12时,这个点只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活动:春分时在赤道上,然后会向北移动。夏至时到达最北点北回归线(23°26′N),随后向南移动。秋分时重回赤道上,冬至时到达最南点南回归线(23°26′S)上,在此之后向北移动循环往复。
所以都广之野如果存在,它的位置一定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一个狭长地带。
而这个区域也恰好覆盖了华夏大地的西南至东南一带,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云南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、广东省雷州半岛、福建省(海域)、台湾省共计五省区域。可见古人诚不欺我,这与《山海经》中所说的都广之野,在“西南黑水之间”的记载大体方位上是吻合的。
图片
周礼
《周礼》中说:
以土圭之法,测土深,正日景,以求地中。
周朝时就开始用圭表来测量太阳的影子,除了记录时间之外,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确定大地的中央。
《周礼正义》中说:地中者,为四方九服之中也。
《荀子》中则说得更清楚:欲近四旁,莫如中央。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,礼也。
自远古肇始,权力至高者必须要处于四方大地的最中央,这才是规矩才是“礼”。“日中无影”在古人认知中就是地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,所以“日中无影”的建木就被认为是“天地之中”,那么建木所在的都广之野理所当然就是权力至高者的所在,是大地上的政治中心,至少都广之野的统治者们是这么认为的。
巴勒斯坦
巴勒斯坦在历史上也曾经是人类古文明的中心之一。在巴勒斯坦的传说中,雅各布之泉(Fountain of Jacob)在夏至日的时候也是“日中无影”:夏至之时,在雅各布之泉,阳光照射之下是没有影子的。而当时的人们就把那里当作他们所居住的大地的中心。
耶路撒冷
在耶路撒冷传说中的“复活柱”,夏至日的时候也是“无影”的:在夏至日的正午,当太阳位于天穹的中央,光辉从上方直射下来,照到每一处角落,这根柱子证明,耶路撒冷城位于大地的中心。至于耶路撒冷的宗教和政治地位,就无需我在这里多言了。
洛州无影
03
唐朝与玄奘齐名的另一位高僧义净和尚,在他的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一书中讲到:夏至之时, 在南海(现在的东南亚地区)和印度以及中国不同的地方,日影长短不同,但在中国的洛州,却与其他地方不一样,没有日影,称为“洛州无影”。
图片
义净和尚
义净和尚所说的洛州,就是河南的洛阳,但是洛阳位于北回归线以北,并不在太阳直射点的覆盖范围,那里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绝无可能出现“日中无影”,这又是什么情况呢?
图片
颖川郡
事实上洛州非但“有影”,而且就连夏至日正午时的影子长度都早有记录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中说:日至之影,尺有五寸,谓之地中。
图片
圭表
这句话说这个所谓的“地中”在至日正午时影子长一尺五寸,明显不符合“无影”的条件,但是统治者为了让它成为名正言顺的地中,索性把“无影”强行修改,制定了一个新标准“影长一尺五寸”。虽然《周礼》没有指出这个“地中”的所在,但是后人考证出这个地中是颖yǐng川郡阳城。
图片
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
阳城也就是现在河南登封市的告城镇,古代在洛邑的地域范围,唐代属于洛州。根据《周礼》的记载,西周时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公姬旦在营建东都洛阳时,在这里垒土圭,立木表来测量日影。所以洛州是“日中有影”的,《周礼》的记载也与客观事实相符合,那么“洛州有影”又是怎么变成“洛州无影”的呢?这和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女人有关。
图片
武则天
天授元年,也就是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文武百官、帝室宗亲、远近百姓共计6万余人的请愿下,于九月九日登基称帝,将国号改唐为周,并定都于神都洛阳。洛阳是西周的旧都,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洛阳并非真正“日中无影”的天地之中。但这时,同样到天竺取过经的义净和尚,及时地给武则天送上了一份厚礼,由这位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发出“洛州无影”的声明,完美解决了定都洛阳的瑕疵。
图片
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
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成书于690年前后,武则天在公元690年称帝定都洛阳,这恐怕不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吧。武周证圣元年(695年)义净回到洛阳的时候,武则天不仅派出使者前往迎接,而且亲自到洛阳上东门外迎接。后来赐义净法号“三藏”,诏命他住在洛阳佛授寺。
图片
唐玄宗
唐开元十一年时(723年)唐玄宗让太史监南宫说根据当年周公姬旦的圭表,重新仿制了一个石圭表并命名为“周公测景台”。
图片
周公测景台
南宫说先生在仿制的时候的确花了不少心思,他在石表的下方增加了一个梯形带斜面的台子,斜面的角度正好与夏至日正午太阳照射的角度相同,这样石表的影子就正好落在石台的顶部,而在石台的底部却看不到任何影子,真正从技术上实现了“日中无影”。
图片
所以,这座“周公测景台”后世也被当地人称为“无影台”,周公姬旦如果在天有知的话,想必一定会哭晕在台边。
“洛州无影”自然是无中生有,但是这个故事却告诉我们,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们的确有在“天地之中”统治天下的心理需求。大脸怪曾在上一期的建木视频中说到过,建木是远古的大巫们建立与天沟通的“道具”,可见这个通天的道具并非随意选定的,而是需要在具备“日中无影”条件的都广之野才能找到。
那么问题就来了,都广之野又究竟在哪里呢?下期视频大脸怪接着给大家掰扯。
最后,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都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区域,理论上都不可能出现“日中无影”的情况,那么他们那些“日中无影”及“天地之中”的传说又是从何而来的呢,聪明的诸君你们怎么看?
喜欢上古神话故事的朋友们,可以关注我的上古神话那些事系列文章和视频,我是只说自己观点的大脸怪,谢谢您的观看,再见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